各基层团组织、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引领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以青春建功的实际行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青春力量,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决定,2017年将继续组织开展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下简称“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我校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喜迎十九大·青春建新功
二、总体思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青年工作思想,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为出发点,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投身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重点,以扶贫、济困、扶老、助孤、恤病、助残、救灾、助医、助学、禁毒、防艾等为发力点,按照“目标精准化、工作系统化、实施项目化、传播立体化”和“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组织我校学生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探索总结实践育人新机制,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更加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积极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实践,努力成长成才、创新创造、建功立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以优异成绩和良好风貌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三、团队类别
1. 理论普及宣讲团。结合全国高校共青团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四进四信”活动,深入农村乡镇、城市社区、厂矿企业等,主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展形式多样的普及宣讲活动。
2. 国情社情观察实践团。深入城镇、乡村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等,在深入观察和调研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在岗位挂职实习锻炼中,深刻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面貌新成就。
3. 依法治国宣讲团。围绕习近平总书记“5·3”视察中国政法大学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到城镇乡村、社区街道宣传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深刻观察和体会中国共产党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社会主义文明进步所取得的新变化新成就。
4. 科技支农帮扶团。到相关县域与当地农业部门或农广校合作,开展农技人员培训、农业科普讲座、先进农技推广、为农民提供“田间地头”的生产实践指导等服务活动。
5. 教育关爱服务团。到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的中西部地区贫困县(乡),协助当地教育部门开展教师培训,帮助当地优化教育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发挥大学生的智力优势和专业特长,组织大学生团队面向贫困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儿童,开展课业辅导、素质拓展、亲情陪伴等教育精准扶贫关爱活动,为“十三五”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贡献。
6. 文化艺术服务团。以弘扬时代精神、倡导文明新风为目标,以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精心编排基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贴近基层生活实际的文艺节目,到乡镇农村开展巡回演出。
7. 爱心医疗服务团。重点到农村基层、贫困县(乡)、少数民族集聚地,开展流行性疾病防治宣传、基本医疗卫生知识普及等活动,为当地人民进行健康普查和常见病治疗,结合基层实际需求培训当地医务人员,捐送部分药品和医疗器械,协助建设乡(村)医疗站。
8. 禁毒防艾宣传团。重点到学校、社区、街道、农村等地,开展发放禁毒防艾宣传材料,普及禁毒防艾知识、禁毒防艾政策宣讲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当地群众禁毒防艾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结合活动实际需要,实践团队可以登录http://jdfa.12355.org.cn网站,按照提示内容领取禁毒防艾宣传材料。
9. 美丽中国实践团。到农村基层、县域城镇和城市社区,围绕环境污染、水资源保护、垃圾处理、气候异常、资源开发、自然灾害预防等,开展科普知识宣讲、社会调查研究、发展建言献策等活动。
10. 助力脱贫攻坚专项活动团。赴国家级贫困县,重点是科大对口扶贫安徽省金寨县燕子河镇龙马村及贵州省六枝地区开展实地调研、实际帮扶等助力精准扶贫工作。
11. “红色基因代代传·青春喜迎十九大”实践活动团。以迎接党的十九大和庆祝建军90周年、建团95周年为契机,通过“重走长征路”主题教育,开展社会实践观察,“一学一做”教育实践论坛等形式,追忆前辈壮志,践行红色文化,学习总书记讲话,做合格共青团员。
12. 走进军营实践活动团。根据《深化共建共育做好青年官兵与青少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意见》,走进部队的军营哨所,与青年官兵共同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
13. “丝路新世界·青春中国梦”专项社会实践行动团。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为契机,前往“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通过考察调研、创业实践、文化观察等形式,弘扬“丝路精神”,传承“丝路文化”,积极宣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通倡议”和“绿色丝路”“健康丝路”“智力丝路”“和平丝路”发展理念,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建言献策。
14. “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季专项行动团。以喜迎党的十九大、纪念共青团成立95年和井冈山根据地建立90周年为契机,依托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组成实践团队,赴井冈山开展党史学习、红色教育、实践锻炼和课题研究等活动。
15. “印象长白山·筑梦十三五”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团。按需设项、据项组团,通过企业走访、社会观察、调研分析等实践形式,引领大学生认识理解并参与投身“十三五”规划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
16. “新疆学子百村行”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团。深入新疆基层的乡村社区,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基层社情调研、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
17. 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志愿服务活动团。在当地国土资源主管单位的支持和指导下,参与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标准制定,进行知识宣传宣讲,开展基础情况调查,分析问题,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并参与相关编制工作。
18. “天翼·互联网+教育”调研计划团。依托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的资源支持,深入校园进行教育信息化状况调研、知识普及并提供技术支持等。
19. 大学生社会实践“知行促进计划”团。整合有关企业资源支持,重点支持教育助学、创新创业项目。
20.“互联网+”创新创业实践团。组队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校内赛。赴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或创服机构调研,学习吸取先进经验。
上述部分实践团具体信息可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官方网站(http://sxx.youth.cn)上查询或关注校团委相关专项通知。
四、有关事宜和要求
1. 进行网络报备和通报表扬。为推动“三下乡”活动提升组织动员效率、完善项目评价机制,2017年将继续推动建立团队网络备案制度。7月20日前,将实际组建的团队信息通过“三下乡”活动官方网站(http://sxx.youth.cn)进行报备(具体流程见网站说明)。未登记报备的团队,不能申报奖项遴选。2017年“三下乡”活动结束后,校团委将对优秀团队、个人和活动成果进行遴选和通报表扬。
2. 加强工作品牌推广和媒体综合传播。为进一步加强共青团组织的引领示范作用,提升“三下乡”活动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力,所有团队均须在活动开展中广泛注重团旗、团徽、“三下乡”标识的使用。各团队要注重社会实践成果的总结和分享传播,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和大众传媒、校园媒体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活动中优秀个人和事迹的宣传报道。在三下乡官网及青春科大网站积极投稿,原则上每天一篇新闻稿,参加“镜头中的三下乡”等作品遴选活动,开展“青春三下乡”等专题线上活动。
3. 确保活动实效性和安全性。各团队必需由校内教师作为领队带队指导,所有教师及队员均需签订“三下乡”社会实践安全责任书,在活动组织实施中完善制度规范、突出过程管理,开展必要的思想作风和服务技能培训。突出社会实践的基地化、项目化管理,做到“按需设项、据项组团”,服务内容和形式切合基层实际和需要,切忌走马观花、变相旅游等。加强安全教育和保障,做好前期调研和出发准备,保障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特别是要高度关注极端气候变化和服务地区的自然条件,做好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对预案。
4.做好团队队员选拔及考核。参加我校“三下乡”社会实践团的团员应为我校在籍学生(含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各团必需设团长一名,协助领队老师安排实践活动。各团队成员及实践活动计划需经团长或领队老师所在党团组织初审,报校团委审批通过后方可立项。对擅自改变组队成员或实践计划造成不良后果的团队,校团委视情况给予提醒、批评、取消评奖资格、不予报销活动经费、责令停止活动、提交有关部门处理等措施。原则上,省内团队学生10-30人,教师1-2人,省外团队学生3-10人,教师1人,各实践团有专项通知的,以专项通知为准。不接受校外师生以个人身份加入团队,确有必要与外单位联合组队的,需由对方党团组织函商。
5.经费支持与结项表彰。校团委为团队提供团旗、团徽等必要物资,为所有团队成员购买保险,支持团队合肥至实践地往返汽车或火车交通费,省内以30人为上限,省外以10人为上限,实践地距合肥300公里以内可租赁大中巴汽车,300公里以外应乘坐火车二等座或硬卧,但以此标准支持上限不超过一万元。其他交通费用、住宿费、餐费补贴等费用应由队员自付、实践地单位提供或学院支持,亦可争取校外机构或个人资助,但必需经校团委审核同意。校外支持资金不应干涉团队实践活动计划,团队不得将调研数据及报告向校外机构或个人提供。活动结束后,每名队员应提交一篇暑期社会实践总结(不少于一千字),团队应提交一篇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不少于一万字),校团委根据实践成果,评选优秀团队及优秀个人,对于优秀团队一、二、三等奖,在财务规定许可范围内,分别给予不超过10000元、5000元、2000元的报销额度,对实践团队在往返交通费之外产生的费用给予报销。领队教师按公务出差相关规定单独报销。
6.时间节点与学分记录。各团队应在6月23日前以团队为单位提交申报表、责任书及汇总表的电子版至xsh@ustc.edu.cn,纸质版需签章完整,交校团委(东区大礼堂内北侧)办公室209或210。6月30日前,校团委完成项目审批及相关人员培训。7月1日-9月1日,各团队按计划完成社会实践,原则上每团队实践时间不少于5天,不多于15天。9月1日后,进行优秀团队及个人评选,本科生可申请《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社会实践2学分,另行通知。
五、信息通联
郑杰老师 63603189 13966777667
兰选一同学 18673006582
暑期社会实践咨询交流qq群 497552263
附件1:“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立项申报表
附件2: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附件3:“三下乡”社会实践安全责任承诺书
共青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委员会
2017年6月14日